“如果有一天,你突然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,这就意味着你的生活也许会从此改变”,乍听此话,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夸张,但不可否认的是,猎头确实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了。如今在中国入世的背景下,人才市场的猎头潮更加来势凶猛,人们对猎头的认识也从怀疑、鄙弃到更多的认可。
猎头应运而生
猎头属舶来词,其英文名称为HEAD HUNTER,原意为割取敌人的头作为战利品的人,现译为物色人才的人。猎头业就是依靠猎取社会所需的各类高级人才而生存、获利的中介公司。世界上第一家猎头公司,产生于二战结束后的美国。
目前,国内大小猎头公司有3000多家,而真正称得上专业性的猎头公司则不超过30家。猎头公司的规模、档次不同,人员素质良莠不齐,有据称是“游说高手”的专职从业人员,更多的是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兼职猎手。除去猎头正规军外,社会上还有许多弄部电脑、搞个传真,就在家里开始了猎物搜索事务的杂牌军。海外猎头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网络版,也抢滩市场。还有一大批名为咨询、公关、人才交流,而实为“猎头”的中介组织,也粉墨登场。
猎头公司的市场来自于它与人才交流中心的不同,猎头公司采取隐蔽猎取、快速出击的主动竞争方式,为所需高级人才的客户,猎取公开人才市场得不到的硬腕人才,同时也为硬腕人才自身提供了更宽松的跳槽环境。人才自己不必去人才市场公开露面、应聘、登记、待选,如此减少了选择的烦恼,又可避免因一时找不到中意的公司、跳槽不成引起在原供职单位工作的被动局面。
鉴于中国目前加入世贸组织,外国企业纷纷挺进中国市场,急需内地各种高级人才加盟,以站稳脚跟、推动本公司的中国市场的广度。由于内地人才对本地市场和本区域实际情况的谙熟,驻各大城市的数千家外国公司老板,近来竞相启用本地人才,让他们全面进入高层管理圈,以求得在华业务和利益的进一步拓展。这从客观上推动了猎头业的发展。
猎头如何穿线
猎头一般是针对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位,进行准确的分析定位之后,进行搜索。首先在自建的人才库里寻找,如果要“搜”的对象是公司人才库里没有的,那么最通常的做法是,瞄准那些在任的性质相类似的公司、相同岗位上业绩突出的个人,与其进行接触、交流。
北京一家猎头公司的老总说:“经我们推荐的人才,80%是通过我们与行业中的广泛联系寻找到的,而不是来自人才库中的现有人才。”不过,如果在“猎头”这一行混熟了,对于“猎物”可能处的位置是很清楚的。
通常,猎头猎取猎物的惯用招数是电话。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,“猎头”公司会打电话到猎物所在的公司里去,毛遂自荐一番,并抛出诱饵,将想“挖脚”的意思稍微透露,但关于用人单位的名称则绝口不提。如果对方无意接触,也不穷追猛打,而是以委婉的方式,叫对方留下一份资料,充实一下公司的人才库。如果对方有意接触,当然是再好不过,约个时间,找个地点面谈,还稍带一点小小的要求:“猎物”要提供自己的一份个人资料,包括学历资历,过去的工作经历、业绩等等。
不过,现在的猎头公司已经很少用打电话的原始方式初次联络人才。一个原因是,他们寻访的多是高级人才,电话接触效果不佳,也不够礼貌;另一个原因是,目前有一些高层经理不太愿意在电话里对猎头表示亲近;深层的原因是,一些不太仗义的老板可能会冒充猎头公司,试探他花费高薪请到的经理人是否忠诚,是否可能被其他人高薪挖走。目前双方一般是通过业界有影响力的兼职顾问或者朋友进行引荐,在保密而且优雅的环境中会面。
一般情况下,猎头公司有3—6个月的后续服务,即用人公司如果在半年内发现人才“质量问题”,猎头公司将免费为用人企业再提供人选。
进入猎头视线
什么样的人才可能成为“猎物”呢?猎头公司的普遍反映是,他们替企业斟选人才,通常讲究四大基本素质:一是英语能力;二是工作年龄和业绩,入行六年以上,公认为同行中的佼佼者,最低职位在部门经理以上的,较易吸引猎头公司的眼球;三是相当的学历和证书,电子、机械等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尤其重视这一点;四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。
而猎头公司主动寻觅的人才,往往还另有三个特点:具备跨行业、跨地区工作经验;拥有强大的人际关系网;富有团队精神。
有四种人是最不受欢迎的:一种是见异思迁者,他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,而是见风使舵,动不动就跳槽;第二类人就是受害者,他到哪里都跟公司发生矛盾,总是在抱怨,以一副受害者的姿态出现;第三类人就是井底之蛙,本身没有什么水平,总是夸夸其谈;最后一种是贵族子弟,天分很高,但是什么都看不上,什么都不屑于做,优越感太强,缺乏团队和合作精神。”
那么,作为你个人,如何才能进入猎头公司的视线?丰富自己的社交圈子很重要。上述那家猎头公司老总说:“你应该具备比较宽阔的社交区域,就是说你要有比较大的朋友圈子,有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口碑、曾经有为公益事业做出奉献的事迹,这样的人就非常容易进入猎头公司的视野。因为目前我们已经很少用电话直接联系候选人的寻访方式,而更趋近于通过圈子里的朋友,去了解并推荐合适的人选”。
多创造一些实际业绩,多参加社交活动,把自己的名片发给别人,经常留意人力资源的动态与趋势,主动与猎头公司接触,增加自己的曝光率。
一些曾经被“猎”的经理人透露,灵活运用以下几手,最有可能得到猎头公司的关注:在行业内发表论文、文章,直叙自己的想法与观点;主动接受媒体采访,并介绍自己;多参加权威性的有影响的培训班,引起特别注意;还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动与猎头公司打交道。这些拿手好戏,通常是猎头公司收集有关人才资料的常用手段,并列入候选人名单。
很重要的一点是,许多猎头也都建议,高级经理人不要拒绝与猎头公司打交道,多接收一些猎头公司的名片有益无害。他们认为,与猎头顾问保持联络的好处是可给自己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,可获得职业发展指导,在保证职业安全的前提下寻找新机遇,获得与用人单位平等对话的权利,而且更容易获得高薪,还可在老板面前可以挺直腰板。(编辑:dicki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