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和熊掌通常都难以兼得。进了一家好公司,却发现上司的风格不是自己喜欢的;而有时遇到了一个好上司,公司整体大环境却又不好
“‘好上司——烂公司’就像是铺着天鹅绒的棺材,而优秀公司的声誉将为你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极有分量的资质证明。”
在好公司里的蹩脚上司手下工作好,还是在烂公司里的好上司手下工作好?对于这个问题,通用电气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CEO杰克·韦尔奇给了我们如上这个答案。
这听起来是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答案。但事实上,我们身边并没有那么多的好公司可供选择,而烂公司里的好上司又经常绊住我们寻求好公司的腿步。再说了,如果进入一个好公司,还需要它的声誉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资质证明么——很多人早偷着乐了:既然是优秀的公司,何不当成终身职业?
杰克·韦尔奇的答案太标准化,而没有考虑到每个选择所面临的真实境况。职场和人生一样,从来没有标准答案,每个选择都是现实和理想的博弈、理智与情感的较量的结果。
选择好公司还是好上司?不同的择业年龄,不同的职业定位,自然有不同的选择。
谢秦:虽然很辛苦,待遇也只是行业平均水平,但学到了很多
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,如果实力不是够强大,进入普遍意义上的好公司的几率是非常渺茫的。非名牌大学毕业、没有任何背景的谢秦,当年求职目标就非常务实:能正常运转的中小企业,如果有幸能遇上一个好上司,那便是自己的造化了。
他毕业那年的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,但一家设计公司还是对务实的谢秦发出了面试邀请。说实话,这家公司比预想的还要小,只是租了一幢楼里的三居室,一切还是乱糟糟的,显然是成立不久。但年轻的同事们都在愉快地忙碌着,令人不由自主地感染到蓬勃向上的朝气与活力。面试他的考官,也就是他的上司,说话温和,态度谦逊,给人感觉很舒服。
谢秦上班后才知道,上司原来是业界很有名的设计师,从原单位辞职后,组建了这个新公司。他的很多同事都是跟着他一起辞职的。
这些年来,公司经常有设计作品获得各种各样的奖项,虽然上司才是主要设计者,但奖金他从不多拿一分,都是部门的人平分;如果有人加班,他总是自掏腰包,请大伙吃夜宵。让谢秦更为感动的是,有一次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,客户大为不满要退单,上司不仅安慰谢秦说没事,还自己跑到客户处,承诺由自己亲自完成设计,才取得了客户的谅解。
到今年8月,谢秦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。虽然很辛苦,虽然待遇也只是这个行业的平均水平,但至少到目前为止,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。他想再坚持几年,如果公司发展好,他便安心做下去;如果公司发展不好,这些年跟上司所学的也足以令自己在业内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。